专家专栏

二级分类:

我们的盲点

我们的盲点

 
六一儿童节了,想想也是应该开心的一天,想想一个人在纯粹的时候才会有纯粹的快乐。今天无论如何,作为父母长辈应该都会给孩子的天真与兴趣让道,给足他们该享有的欢愉。节日过后,很多事情应该还是会复归原轨,平时该怎样还得是怎样。
 
近来热播的《破冰行动》引起了一波争议,很多争议的是结局有点烂尾,主要是出在跟剧情关系不大的某些角色让人诟病,跟《权力的游戏》一样,再精彩的铺排却没有等来精彩的剧终,其实我们的日常何尝不是这样,结果总是难令人满意。
 
观众想看什么,难道专业的编剧不知道吗,前面这么精巧逻辑的构思,能精准的抓心,就是基本了解人的想法和期待的。可是剧情总是按照人的期待来设置,也就往往脱离了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,也就显得美好但不真实。好多的事情,现象,就是随机发生,有出乎意料的惊喜,也有煎熬虐心的失落。就如现在的儿童,初为父母的应该都是学习了不少胎教早教等培养孩子的知识,甚至拿自己小时候作对比,决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委屈老路。带着平等尊重的初心去与孩子共处。前期准备不说多少,至少也都是基本了解清楚了的。往往越到后来就越就变味了,许多孩子心里善良温柔的父母慢慢变得唠叨强势与情绪化了,脾气越来越大,越来越不舒服。孩子呢也从乖巧听话讨人喜欢变得缺点太多无法忍耐,跟别人家的孩子比简直与小时候判若两人。
 
都说生活很磨人,对很多人来说,简直磨得不行。可是很多关系发生了变化,用成长的定义来说还是有些勉强,深究下去,也是我们自己,在参与周围人的人生,同时别人也在参与我们自己,而且还是深度。一个人有善,也会兼有恶。如果周围环境促进哪一方面的生长,那一方面就会慢慢生长。关键是当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以上帝视角去看的时候,都会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地方不对,如果当事人出了问题,一定是他自己的问题。比如,父母对孩子不厌其烦的叮嘱学习,要求甚严,但是孩子依然不听话,只顾玩游戏,甚至跟父母作对,大多数人都会一致指向孩子,是他不懂事,是他不听话,不爱学习,懒惰不上进。夫妻情侣之间,一方很舍得付出,全心全意去维护经营,感天动地的认为至少应该能有感动与回馈。可是却得到了很多背叛,欺骗,或者冷漠伤害,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又会去叹息无情者的道德低劣,不懂珍惜,挥霍信任幸福。出了少数极端的案例,多数家庭矛盾都是亲子关系与婚姻情感矛盾为主体。现在换一个视角去想,在孩子的问题上,父母也是直接参与者,在情感背离上,付出的人也没有多无辜,甚至也是推波助澜者。只是参与人的角色思路往往是:“我一直都很好,我一直在为你好为你付出,所以我没有错,错的是你”。很难有“原本你没有多少错,也是我或者其他的原因,推动促使你犯错”
 
 
 
 
想一想,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先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联系到引发的结果上来,因为有一个很合理的障碍物,那就是动机正确。督导你好好学习,听话,是正确的动机。促使你让进有自信,让你活得出人头地比别人更优秀,也是正确的动机。所以什么都是在为你好,你干嘛不接受,干嘛还要反驳抗拒,干嘛不尊重理解感恩戴德却还变本加厉的伤害呢。这就是很困扰很多人的问题,就在于我们先把自己上帝化或者悲剧化了。往往形成的失落感就是我没做错什么,却让我来承受痛苦。我是受害者,我是悲剧主角,我值得被感动。其实不然,每个人都是事件的参与者。比如A给了B一点钱,出门后B的钱掉了,这个时候B就会有难过,郁闷自责的负面情绪。B告诉了朋友C该怎么办,或者借。这个时候掉钱这个行为引发的情绪就有了参与者C。然后C再传递给更多的人,让情绪继续发酵。可是我们忽略了其实A也是有参与的,甚至是源头。因为A并没有做好所有的预案,并没有预防阻止掉钱的行为发生。当A给了钱的时候,就意味着可能掉钱的概率存在了。然后形成的争论往往是指向B的,因为A一般会责怪埋怨B不小心,粗心大意。其他的参与者也会叮嘱他以后小心,告诫他养好习惯,要求他给A道歉,告诉他这钱是A怎么辛苦怎么节约得来的不懂珍惜,反正就是指向的焦点B。就这一件单纯的掉钱事件,结果往往赋予了所有参与者的期待,评判,最终承受者就是B。
 
 
 
 
我们何尝不是参与者,可是最习惯的就是置身事外一般的去置评事件。很多事情本身一开始也是单纯的事件,没有那么多动机,没有那么多意义。可是周围相关的人慢慢围绕着事件展开了一系列的延伸,然后按照自己的解读去施加影响。比如学生在面对具体学习问题的时候,需要的是能给出方法,能引导思考的帮助,如果父母给不了具体的建议,学生往往只能求助外力,或者干脆拖延甚至放弃求助。这个时候父母的反应往往是怎么不好好学习呢,你知道父母多辛苦吗,你知道不读书以后会怎样吗,一些不相关的情绪就被无限延伸了。久而久之形成了压抑不满。伴侣夫妻也差不多,我对你好,我以我的方式对你这般好,别人都享受不到的,都是羡慕的,你干嘛不珍惜,你干嘛还不知足,还觉得累呢,你还是人吗等等一系列衍生情绪泛滥。其实想一想,难道别人真的不懂所谓的道理吗,不知道该过好日子该寻找成就感吗,只是他的生命有他的方法和道路,你去人为的加工修饰,何尝又不是在扭曲别人的人生。不管亲子关系还是婚姻矛盾往往就是主观付出却期待落空。然而相关的人都是主观的参与了,推动着事情一步步走向了这样的结果,人人有份,没有盲点与无辜。生活矛盾是如此,社会进程也是如此。
 
对电视剧情的失望是我们主观的去设置了前提和逻辑推演,认为事情就该按照我们预想的样本进行。生活也差不多是这样,如果我们直面当下,就没有什么惊喜与失落,所有的发生都是我们自然的在推进。
 
 
 
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
 
 
 
张彭
 
 
 
 2019.6.1
 
 
 
张彭,心理作家,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,重庆市优秀青少年心理专家,重庆寸草心创始人。2016年发表内地首部心理咨询散文集《张彭:沉思曲》,引起业界极大反响。

返回列表